close

  “遠方啊不再是遠方,有你在我就有力量……”伴隨著一曲《峰雲之歌》,中國農業大學峰雲社十周年社慶晚會被推向了高潮。那動人的字字句句,勾起了所有峰雲人的回憶。
  十年前,在中國農業大學前任校長、現中國科協副主席陳章良的關懷下,“中國農業大學登山社”成立,後改名為“峰雲社”,併成立了中國農業大學首個社團團支部。十年裡,歷經風雨的峰雲社從一個登山社團,發展成為一個集雪山攀登、人文科考、攀岩、定向越野、長跑為一體的學生團體,每年新招收的社團成員達數百人,是其他社團的十倍之多。時值社團十周年慶,已畢業的“雲友”代表近百人從世界各地回到北京,與“家人”團聚。
  是什麼讓一個社團有如此大的魅力?是什麼讓所有的峰雲人對這個大家庭如此牽腸掛肚?
  “一個人的旅行是去全身心感受一個地方,和社團出去則是感受身邊的這群朋友。”國際學院大二的張恬是峰雲社財務秘書,她告訴筆者:“和社團一起出去的時候,有苦有樂,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都不只是簡單地出去玩,我們要自己背大包,扎營,做飯,還要翻很多座山,走很遠的路,但是身邊陪著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人,大家一起打打鬧鬧,互相鼓勵支持,就算吃點苦也是幸福。每次活動結束,留在心裡的也總是美好的東西。峰雲社給了我這份不同於常人的體驗。”
  正是這種溫馨與依靠,在如今集體概念漸漸淡去的大學里,顯得如此難能可貴。
  也許“不熬夜”、“吃早飯”、“不遲到”、“鍛煉”、“高效率”這幾個詞對於當代的大學生來說實現起來很困難,繁重的課業和懶惰的驅使,讓這些成為校園裡難得的好品質。但峰雲社的成員們要堅持每天清晨出早操,每周兩次晚訓,這讓每一個人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,如果有人遲到,那所有人要一起受罰。朝朝暮暮的相處和磨合,讓隊友間產生了默契與友誼,而這些點滴的積累,也讓一群人的旅途變得輕鬆愉快。
  團隊旅行,比起一個人的旅途,又會讓人有什麼收穫?
  一個人的旅行,往往自己背上點裝備,或者手指一刷,訂一訂賓館、車票就可以了,但是當一個戶外團隊出發時,為了技術傳承和鍛煉隊員,團隊醫療、隊記、攝影攝像、後勤裝備、新聞宣傳,每一個職能都需要有人負責,而從選拔到寫出職能總結,哪怕一次兩天的穿越活動,都需要每一個人付出半個月的辛勞。遇到危險的路段,每一位男生都要照顧好一名女生,負責她的安全。一隻只托舉的手,一個個堅實的肩膀,擔負起的是責任與使命。
  在農大,峰雲人是出了名的吃苦耐勞、堅韌擔當。這些優良品質是在一次次的團隊旅行中鍛煉出來的。
  “和社團一起出去玩,收穫的是友誼、歡笑、歌聲和你想不到的一切,這個時候,渾身總是充滿力氣,一直走也不會累,這是精神上的愉悅調節了疲憊的身體,一個人出行的感受自是無法相比的。”峰雲社理事長靳倩蘭說,“這個過程中收穫了太多,但若是論最大的收穫,自然是最最深厚的友誼。不論什麼時候,不論什麼事情,一個電話,就有‘雲友’幫你解決,你不用擔心分身無術,傷心無助。”
  那是一種可以一起手輓手登上高山、跑完馬拉松的情意;那是一種可以一起啃一個月冷饅頭,還會一起笑一起瘋狂的情意;那是一種在雪山上,可以把生命相互托付的情意……那些肩並肩走在路上的時光,是每一個峰雲人大學里最美的回憶。
  張恬說:“我覺得峰雲社的魅力不僅在於普及戶外運動,它向我們傳遞的是一種陽光、積極、敢於去闖去拼的正能量。吃苦耐勞,團結協作,勇攀高峰,爭取勝利,這種精神在如今的大學校園裡尤其可貴。我們的社團是一片凈土,沒有有的社團里的利益紛爭,留在這裡的人都是出於發自內心的熱愛,人與人之間坦誠相待,所以我們把峰雲社當成自己的家,這裡是那麼多人永遠難以割捨的情結。”
  當不少人在為綜合測評的加分世故逢迎,有一群年輕人在大學校園裡堅持著自己的夢想。留在這裡不是為了當部長求加分,而是熱愛。社團有需要,不會推脫,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會儘力出謀劃策,因為這裡有最愛的人、最溫暖的家。
  一個人的旅程或許愜意,但隊友們並肩奔跑的日子,也在青春里熠熠閃光。這些特有的情意,和肩並肩同行的日子,讓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獲益良多。“對於一個戶外社團來說,除了登山,我們的主要目的還是普及戶外,希望在保持現有的社團特色之外,在今後的活動中加上戶外技能傳授這一課,大家一起探索、收穫和成長。”現任峰雲社社長、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李旭對社團的發展如是規劃,現在,他正帶領著這個大家庭,慢慢發展壯大,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從這裡學到些東西。
  相關視頻:  (原標題:有你同行 不孤單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35innm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